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有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既是历史的受害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就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近日,纪念馆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开展“幸福夕阳红,关爱幸存老人"暨2023年重阳节慰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主题活动。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的医务志愿者们、纪念馆工作人员、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工作人员和紫金草志愿者们共同上门慰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为他们送去温暖与祝福。

陈德寿:身体硬朗,声音洪亮

1937年,陈德寿的父亲被日军抓走,姑妈面对日军侮辱,宁死不从,被恼羞成怒的日军连刺6刀……后来奶奶和妹妹因疟疾去世,母亲为了维持生计被迫改嫁,留下年幼的陈德寿和爷爷相依为命。

86年过去,如今的陈爷爷身体硬朗,声音洪亮,时常自己走几公里去做理疗。10月18日是爷爷的生日,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爷爷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爷爷开心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过阳历的生日,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感到非常幸福。”

王子华:爱听京剧,爱看报纸

1937年,王子华5岁,他跟着父亲跑反的时候,日军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膀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留下了后遗症,一到雨天,伤残的膀子就会疼……

今年老人已经91岁了,行动有些不变,平常就在家里的客厅、阳台来回走动。爷爷的家人说爷爷在家爱听京剧、爱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生邓会这次参与到纪念馆重阳慰问幸存者的行动中来,她说:“看到王爷爷胳膊上留下的伤,感触还是很多的,越来越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好以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份志愿服务工作,也包含着勿忘历史的一份责任感。通过志愿服务来传递历史和和平的理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石秀英:爱看广场舞,生活幸福

10月22日,纪念馆工作人员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幸存者健康呵护团队的三名护士一起慰问了幸存者石秀英奶奶。

1937年,石秀英年仅11岁。她的父亲石昌福和大哥石坤宝被侵华日军屠杀。石秀英自己也被日军戳了三刀,后来躲进难民区幸存下来。如今的石奶奶生活幸福,饭后家人会推着轮椅带着奶奶在小区散步、看广场舞。生活上,奶奶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完成。志愿者们为奶奶送上了唐装,穿上新衣,奶奶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护士们还耐心地指导了石奶奶的家人如何为奶奶注射日常所需的药物。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妇科专科护士长戎明梅说:“很荣幸我们能用专业知识为老人的健康提供帮助,希望幸存者老人们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晚年。”

艾义英:如今儿孙满堂,生活无忧

艾义英老人今年95岁。当年,艾家的男性青壮年全被日军杀害了,艾家只留下4个女人带着孩子艰难度日,被大家叫作“艾家寡妇”。这段记忆让老人“伤痕累累”,但坚强的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播真相,勇敢地讲述那段历史真相,为和平“代言”。

如今,说起晚年生活,老人满脸笑容地说:“现在生活无忧,中午的社区食堂有三菜一汤,下午她会与几个老伙伴约在一起打打牌。“

志愿者为艾义英穿上新衣

阮定东:追赶新潮,老有所乐

阮定东爷爷爱好追赶新潮,老有所乐。以前喜欢和几个三五好友一起在小区下棋,现在喜欢在家用平板电脑下棋。奶奶有时笑着说:“老头子下棋都痴迷了!”他还爱看报纸,每当看到关于国家发展成就的报道时,他都会跟我们分享。

志愿者与阮定东夫妇拉家常

高如琴:希望年轻人平平安安地生活

高如琴奶奶今年89岁,精神很好。

1937年,日军第一枪打在高如琴母亲的腿上,腿被打穿。第二枪打在她的外祖母胸口,她‘唉哟’一声就松开了高如琴的手,当场倒下……后来,父亲带着高如琴到难民所,每天靠发放的救济稀饭活命。奶奶说:“如今我们生活好了,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珍惜眼前的幸福。“

马庭宝:四世同堂,儿孙孝顺

1937年,马庭宝的父亲马玉泉、二姑爹杨守林和大舅温志学以及叔伯父等许多青壮年村民被日军抓到下关江边集体屠杀,马庭宝由于年幼没被日军抓走幸免于难……

86年过去,马庭宝现在已经四世同堂,儿女们都很孝顺,经常带老人出去旅游。老人如今的心愿是孩子们都能记住历史,一代接一代地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黄桂兰、李长富、魏桂如和薛玉娟几位老人的家属还给我们发来了老人近来的生活状况和照片。重阳慰问品送达当日,家里人正在为黄桂兰奶奶办生日宴,老人非常开心,穿上了纪念馆送去的唐装,与家人一起庆祝。

黄桂兰老人生日宴与家人合影

李长富老人

魏桂如老人

薛玉娟老人

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纪念馆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都会通过上门慰问和邮寄方式,为每位幸存者老人送去慰问,表达问候。

自2018年开始,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应急诊疗、线上线下问诊,定时进行健康呵护,为幸存者老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