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我们的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我们最牵挂的人。这几天,幸存者夏淑琴、程福保、易兰英和阮定东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祝福。我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蛋糕和鲜花,登门拜访,为他们祝寿。祝老人们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夏淑琴:坚强的品质影响了全家几代人
在85年前的那场人间惨剧中,8岁的夏淑琴失去了7位亲人。1937年的冬天,一队日本兵闯进她的家中,转瞬之间,九口之家就剩下了她和妹妹。夏淑琴回忆道,姐妹俩靠家里仅剩的炒米、锅巴活了下来。
夏奶奶说,她以前差点就死了,没想到能活到90多岁。如今,她的膝下儿孙环绕,四世同堂。
坎坷的命运,让她拥有超越常人的坚强品质,而她的坚强也影响了全家四代人。夏奶奶的孙女夏媛作为幸存者后代,成为纪念馆志愿者,曾多次为青少年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馆长周峰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说道:”您要保重身体,下次我们再来看您!”
程福保:喜爱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
4岁,正是泡在蜜罐里的年纪。可程福保的4岁,是他一辈子都不愿意回忆的噩梦。南京沦陷后,年仅4岁的他失去了父亲,“我父亲被日本兵杀害,我记得小时候就生活在泪水之中。”
1949年,程福保迎来了人生转折。那年,他穿上解放军军装。1951年,他又作为炮兵方队一员光荣地参加了国庆阅兵。
如今,老人儿孙满堂,生活幸福,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平日里,他还会像年轻人一样通过互联网网购,还会在社交软件了解时事。“别看老头子岁数大,他会网购,会打字,还会用微信呢!”程福保老人的儿子笑着说。
易兰英:那段经历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
虽然85年过去了,但是战争带给易兰英的创伤和恐惧却久久不能消弭。
“为了糊口,家里让我在五条巷临时住所门前摆个小摊,卖香烟、火柴和花生米。有一天,一个日本兵走到我的面前,抬手重重地打了我几耳光,当时我的一颗牙齿就被打掉地,满嘴血直淌,耳朵嗡嗡地响。”
这段经历让年少的易兰英身心受到极度惊吓和摧残,几十年来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也从此落下了心慌、心悸和耳鸣的病根。她希望后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些被杀害的无辜百姓。
阮定东:感恩爷爷用生命保护我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阮定东还是个襁褓里的婴儿。爷爷阮家田抱着他逃难时,被日军刺成重伤,可是他强忍剧痛,紧紧抱着还是婴儿的阮定东,拼命爬上一条小船,过了长江后实在支撑不住,倒在了江边。
阮定东说,他的孙子曾写过一篇感谢他的作文,这令他深受触动。“孙子说感谢我,可是我想起我的爷爷,他曾用生命保护了我。我和孙子说,爷爷也想爷爷了!”
“只有把祖国建设得强大,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过去之所以受苦吃亏,是因为国家太弱太贫穷。”阮定东说。
祝老人们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编 辑:纪念馆融媒体中心
监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