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研讨会上出现了很多青年面孔……
日前,“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记忆与叙事话语——第三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研讨会”在我馆召开。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纪念馆建馆40周年,会议汇聚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文博场馆的12位学者,其中青年面孔居多。大家围绕“南京大屠杀与日本战争暴行”“历史记忆与国际传播”两大主题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我馆副研究馆员刘广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袁逸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赫宇、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丽、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晗、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博士研究生苏家驹、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陆政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孙思悦、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柯劲松、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孜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馆员黎跃棋、我馆馆员俞月花
青年学者们在史料挖掘、跨文化传播与教育转化等方面提出诸多新见,呈现三大特点:多元史料互证、数字人文与情感计算的创新应用,以及从学术成果向公共知识的高效转化。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和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昕对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现场点评。
会议由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共收到论文154篇,总计150余万字。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馆长周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梁晨等与会交流。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