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流亡惨状,更唤起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九一八,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蓄意制造的事变

早在1930年冬,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就准备把柳条湖作为挑起侵华战争的地点。在长期的密谋策划之后,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日军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断,并在被炸现场放置了三具身着中国士兵服装的无辜百姓的尸体,把这次爆炸事件嫁祸于北大营东北军的官兵。

柳条湖铁路的爆炸声刚过,日军便开始炮轰北大营。同时,事先全副武装埋伏在北大营围墙外的日军也在炮火的掩护下,沿着南满铁路,分西、南、北三线一齐向北大营发起进攻。9月19日6时30分左右,日军完全占领了北大营。

9月19日零点50分,在攻击北大营的同时,日军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兵分三路向沈阳城发起进攻。一夜之间,沈阳沦陷了。

向沈阳进攻的日军

从9月18日至25日一周内,日军便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座城市,并完全或部分控制了12条铁路线。

打响抗日第一枪

日军曾经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他们却没想到有中国人违抗“不抵抗”的命令,打响了抗日第一枪。这个人就是驻守北大营的团长王铁汉。

北大营之战东北军第七旅第六二〇团团长王铁汉

由于王铁汉所部“不畏牺牲最顽强的抵抗”,日军不得不调兵增援,从西、南、东三面对王铁汉所部形成包围之势。

王铁汉率领六二〇团官兵向北突围,后经第二营北面的战车队、军乐队及该团第三营营房到达北大营西北角,在此又受到了南面紧追之敌,及西面赶来增援的铁道守备第五大队和在东部营区配置的第二大队、第三中队的三面包围。

见此,第六二〇团“各连长率领本连士兵冲上北面的土围子。刚一登上壕顶,外面枪声大作,日本兵已经把我们包围了。我们立即以炽烈的火力还击,将对方的火力压制下去”。第六二〇团官兵在敌人的包围下奋力还击,成功实施了突围战。

九一八事变之夜顽强抵抗日军之处——东北军第七旅第六二跂团第二营正门

九一八的炮声,震颤了每个爱国者的心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各地民情激愤,图为上海三新公司前悬挂的“国难”两个大字

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多份文件,号召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直接领导东北抗日武装,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东北敌后战场,鼓舞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斗争。

他们中,有“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而为国牺牲的女政委赵一曼,有牺牲时胃里没有一粒粮食而只有草根和棉絮的将军杨靖宇,有誓死不降挽臂踏入乌斯浑河的“八女投江”……他们的英雄壮举,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被抗日义勇军破坏的铁路和日军军用列车

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付出了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了这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今天,我们回望九一八,历史警钟长鸣,铭记更需警醒。


来  源:《史料中的九一八之夜》(作者高建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抗战日历”、人民日报

编  辑:潘琳娜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