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可以预约吗?”“怎么预约?”“我没带身份证怎么办?”“健康码没有怎么办?”“没有智能机怎么办?”……

上述问题是纪念馆入口处最常见的观众们的疑问,每一天都要被解答成百上千次......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纪念馆全馆用2天时间广泛开展了一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了解一线的志愿服务情况!

不忘初心:少说漂亮话,多做实在事

“是在这里参观么?”“是的是的您要往前走。”赵伊汉是纪念馆宣传干事,他正在纪念馆围栏处帮助前来参观的观众,他说:“纪念馆是一个公益性、服务性的单位。作为一名党员参与一线志愿工作,让我感受到:多做实事,才能被认可。因此,在这里,不仅能时刻体会‘为人民服务’,还能培养踏实务实的作风。”

不断学习、不断了解的过程,让人心安

党员、纪念馆工作人员谢卓珺和潘喆一大早就来到了观众进馆入口处,开始了一上午的服务工作,她们说:“虽然很常见的问题要一直重复,反复告知观众,一上午下来嗓子也有点干,但是只有直接面对观众才能真实了解他们的需求,今后在策划展览时才能更加‘接地气’,让观众的所思所想,成为我们的所作所为。”

今天是阴天,时不时会刮起一阵风,两位女同志怕引导观众扫码预约的小卡片被风吹走,就紧紧把卡片攥在手里举起来给观众扫码,还有许多外地观众说的是方言,她们也一直耐心的倾听,耐心解答。

党员、纪念馆工作人员周欢说:“我是一名90后,作为刚入馆工作不久的一名年轻党员,我认为做志愿者贴近观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一次接触观众确实有些紧张,但是只要多听多学多问,熟能生巧,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实实在在地为观众服务

党员、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虞斌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为来馆观众提供服务。”党员、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王丹丹说:“只有内化于心、力践于行,才能在每次服务中体会到志愿工作的价值与意义。”真正践行了最朴实的话语,最真诚的行动,服务好每一位来馆参观的观众。

将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行

馆长张建军加入了志愿讲解服务的队伍,他特意穿上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的紫色马甲队服,为观众们细致讲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在讲解结束后他说:“纪念馆党员是紫金草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本身就承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使命。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无论是防疫、除雪,还是假期观众服务,都可以看到纪念馆党员的身影。纪念馆党员志愿服务将继续常态化运行。”

审校 | 李凌 赵伊汉 俞月花

编辑 | 赵美娜

拍摄 | 杨升辉 王丹丹(宣传) 利济巷分馆

签发 | 凌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