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第30卷等新书在宁首发
2012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联合举办“新书首发式”,发布了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4部新书。分别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陆束屏教授翻译和编撰的《腥雨血雨话金陵——明妮?魏特琳1937-1938年日记、书信和电文》;《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30卷:《美国外交官的记载——日军大屠杀与浩劫后的南京城》;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朱成山研究员和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巡视员、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和平研究所副所长赵德兴等人编著的《和平学概论》;以及由朱成山研究员作诗、南京艺术学院张玉彪教授作画的《现存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素描肖像诗画集》。
《腥风血雨话金陵》一书收录了明妮?魏特琳女士1937年8月12日至1938年2月28日之间的全部日记,以及1938年2月28日至1938年6月12日间的部分日记,全书共十四章节。该书以时间为序,插入了魏特琳从南京寄出的信件、撰写的文章、报告、向日本和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报告日军暴行的信件,以及美国外交官代魏特琳从南京发回美国的电报,是迄今以来海内外关于魏特琳日记内容最丰富、最权威、最具准确性的一部有价值的史料用书。
《美国外交官的记载》将美国外交官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外交电文和文件结集成册,包括爱利生及其他美国外交官1937年12月28日至1938年8月10日从南京发出的16份报告、5个月度总结、2个备忘录、2封信件、158份电报,以及留守在南京的美国人詹姆斯·麦卡伦牧师有关财产赔偿要求的书面报告1份,全书共计184份各类外交文件,是一批十分珍贵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
《和平学概论》是继《和平学入门》、《世界和平学概况》、《为未来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之后,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耗时三年,编撰出版的一本新书,是一本适合中国读者的和平学教科书。作为一本专门介绍和平学的社科读物,《和平学概论》具有客观性、历史性、本土性、大众性等四个特点,是一本引导读者进入和平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教材和“本土”教材,是一本供和平学初学者可资利用的工具书,是对贯彻落实“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
《现存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素描肖像诗画集》收录了5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肖像,配上口述史实的诗歌,用一种创新的形式鲜活地展现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南京艺术学院张玉彪教授从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历时多年时间,先后绘制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遗像50幅,遇难者遗像33幅。其中,书中收录的30幅作品,已在2011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肖像(配诗)》展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张玉彪教授说:“每一幅肖像的绘制,都负有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民族重托。”
负责编辑出版上述四本图书的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副总经理卢海鸣在会上指出:“对于这四部重量级的文献、论著和画集的出版,是怀着对历史、对作者负责任的态度,怀着敬畏之心、崇敬之情,精雕细作。不仅把这四部作品列为重点项目,而且确保质量上乘。通过这四部书的发行,使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真相,自觉献身于人类的和平事业。”据悉,从今天开始,这四部图书将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
活动最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晓庄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湖一中、江东门小学等单位和个人捐赠了新书。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在活动现场接受图书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