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当历史遇上创意,当教学遇上科技,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当代大学生思政课堂如何“潮”起来呢?

今天,我们开展了一堂特殊的云连线教学思政课。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建教育教学基地签约仪式暨云连线教学启动仪式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云连线思政课现场

馆校共建 教育教学基地签约

会议于今天上午九点半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由纪念馆副馆长时鹏程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施泽波共同为教育基地签约并揭牌。

左一 施泽波书记 右一 时鹏程副馆长

本次教育教学基地签约,是开创了思政教学的新模式,实现了精准化、智慧化、体验式、互动性教学,也实现了高校与场馆间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为纪念馆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引导青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提供了可能。

云连线教学:以史为鉴 砥砺前行

上午十点钟,前来接受云连线教学的学生们已经端坐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内,听思政课教师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过程以及结果。

教师课前介绍

十分钟后,云连线教学正式开始,此次云连线教学共有约500名同学在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和思政课智慧教室集中收看。现场,我馆的讲解员与工作人员,正在国家公祭广场向死难同胞默哀,与此同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在教学中心起立默哀并献上菊花。默哀结束后,讲解员介绍了国家公祭鼎、和平大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遗骨坑、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战后调查与审判、人类记忆、和平愿景等,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仿佛回到了84年前那段至暗岁月。

云连线现场视频

厚植家国情怀 守护人类和平

云连线教学结束后,纪念馆讲解员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在线云交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南信院思政教师在本次云课堂总结中说道:“以史为鉴,回首过去,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上完这堂特殊的思政课程后,2001年的大一新生卜宇说:”这堂思政课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守护和平,作为一名士官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国家,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一学生卜宇

18岁的大一新生李成功说:“云连线的课堂形式让我们更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聆听老师的讲解,这是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同时,也让和平的种子埋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大一学生李成功

编辑 | 赵美娜

摄影 | 蔡美婷

审校 | 李凌 赵伊汉 俞月花

监制 | 凌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