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2月22日下午,第七届南京融合传播峰会在南京举行,峰会公布了南京“政务传播成绩单”,我馆融合传播矩阵荣获10项新媒体奖项!

荣获奖项

2022南京市“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新媒体账号

“宁聚新力量”融媒技能展示赛团体奖

微博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微信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头条号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视频类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传播范例

《紫金草系列公益活动》荣获2022南京市网络公益项目展赛一等奖

小编杨梦秋制作的《宁好,传承这十年》获得“宁好这十年”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

小编李安琪获得“宁聚新力量”融媒技能展示赛图文编辑优秀奖

我馆融媒矩阵斩获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馆融媒矩阵打破纪念馆的物理边界,将史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平教育传向互联网可达的一个个终端。2022年,我们共发布了3000余条微博、200余篇微信、40余万次互动,为观众和网友交上了一份诚心实意的成绩单。截至2022月12月31日,我馆融媒矩阵总计粉丝数约550万。

拥有112万粉丝的纪念馆微博,如今已成为众多网友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窗口,微博原创内容达到98%。我们还与新浪微博合力策划,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放大传播效应。2022年,官微荣获年度创新应用与传播优秀微博、年度文博影响力官微等奖项。

我馆官方微博

我馆官微所获奖项

366万粉丝的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用200多篇微信践行“史学的大众化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如同纪念馆公祭广场每日响起的和平大钟,竭力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传得更远,向世界发出缅怀之声、警示之声、和平之声。

我馆微信公众号

此外,我们还利用抖音和视频号,推出“云说文物”、“云上花开”、“我在纪念馆,我想说”等系列原创视频,多次登上抖音热门,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重点账号转载。更多年轻人通过抖音平台,了解这段历史。

我馆抖音账号

我馆视频号

策划创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网上课堂

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我们以微信合集形式,推出“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我爷爷奶奶的这十年”、“大师的抗战”等专栏,多次成为全国性、现象级爆款,屡屡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等媒体直接转发。

其中,《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入选2022年度优秀政务新媒体传播范例。我们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在对与这段历史有关联的作家、翻译家、 研究人员、博物馆人员、亲历者后代等人物进行专访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主题突出、 形式新颖、细节感人。其中首发的第一期《作家杨筱艳与〈荆棘丛中的微笑〉》,在 微信及视频号平台上总浏览量超3万次,此后每期的平均阅读量均在2万以上。

用心耕耘,敲响“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钟声

2022年,我馆新媒体团队全天候在线,深耕南京大屠杀史、“慰安妇”性暴力制度、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史等史料,围绕“七七”、“八一五”、国家公祭日等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主题活动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2022年南京市“网聚宁新”融媒先锋展示大赛中,我馆新媒体团队荣获“宁聚新力量”融媒技能展示赛团体奖。

在本次展示大赛中,我馆小编杨梦秋从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角度出发,以幸存者葛道荣老人全家的故事为主线,于去年7月制作完成《宁好,传承这十年》短视频,该视频获得“宁好这十年”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葛老于今年1月去世,这段视频记录了他晚年生活的点滴。

《宁好,传承这十年》短视频

在展示大赛图文对比中,小编李安琪根据比赛主题,从视觉设计出发,精心制作微信公众号图文产品,展现南京近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她制作的产品获得了“宁聚新力量”融媒技能展示赛图文编辑优秀奖。

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外宣工作水平和效能,推动纪念馆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