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一课 | “开学第一课”开讲
新学期来临,纪念馆迎来了兔年的第一批青少年学子。
今天上午,来自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的35名高三师生佩戴着紫金草徽章,开启了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行前一课”的学习之旅。
实境课堂:倾听历史诉说
上午9点半,江东门的钟声在我馆公祭广场响起,12名学生代表分成两组敲响和平大钟。
叶雪同学说:“声声钟鸣,警醒着我不能忘却这段历史。我感受到一种责任感,一种身为南京学子的责任感,我会为传播这段历史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雪
“在我心中,江东门的钟声余音未止。出国后,我要做传播历史的‘扩音器’,把这段历史告诉更多人。”王梓涵同学说。
王梓涵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历史记忆的深处。参观后,同学们来到祭场,向死难同胞敬献菊花。
一幅幅照片、一句句证言、一段段影像,都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王梓涵同学说,在南京的至暗时刻,国际友人的无私救援让他倍感温暖,“不管走到哪里,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将人道主义的精神传递下去。”
让吴昱婧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的坚韧与顽强。“从他们的证言中能看出,哪怕经历了至暗时刻,他们勇敢、坚韧、乐观地生活下去,心中从未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这点很触动我。”
吴昱婧
在和平广场,同学们见到了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婿夏天行,他作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向同学们讲述岳母的经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王素明的父亲身为学校校长,为了保护学校师生惨遭日军杀害。“岳母生前经常跟我们说:‘千万不能忘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劳育课堂:将和平的种子带回家
在和平公园的小山坡上,满坡紫金草种子正在发芽。
二月兰为什么又叫紫金草?紫金草为什么被称为和平之花?紫金草该如何种植?在山坡前,我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述了紫金草的故事,并传授种植方法。听完讲述,同学们走上山坡,为紫金草施肥。
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获赠了一包紫金草种子。盛先文同学说:“这不是普通的种子,而是和平的种子。很期待来年看到它们开花的样子。”
盛先文
李想同学说:“以前我听过二月兰,今天才知道这种花的背后竟有这么特殊的寓意,我会把种子带回去精心种植养护。”
李想
名师课堂:做挺身而出的那个人
下午,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讲师、南师附中的陶建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讲座,通过文字和影视等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了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挺身而出救助难民的故事,陶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做挺身而出的那个人。
陶建萍
陶老师表示,“行前一课”课程意义深远,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执行主任王烨寄语同学们,要铭记历史、不懈奋斗,承担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学成归来后报效祖国。
王烨